海宁市蚕桑产业农合联成立 传承千年蚕桑文化,共绘产业振兴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14 17:5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供销社

信息来源:

分享:

为保护和传承蚕桑文化,推动海宁蚕桑产业全链条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推进乡村振兴,近日,海宁市召开蚕桑产业农合联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

一是服务蚕农,坚守情怀。作为蚕桑产业农合联主要发起单位和理事长所在单位,海宁市供销社所属企业市蚕茧收烘有限公司始终坚守传统蚕桑产业,与各镇村紧密协同,依托基层网络高效运作,每年的蚕种直接通过村委会送达蚕农;在收购环节,只要有养蚕的区域,公司通过村委会精准通知,确保服务到位,以实际行动助力农民增收。为了优化农户售茧服务环境,公司还全面维修了所属茧站,统一“白墙黑瓦”的设计让茧站焕然一新。

二是融合传统,创新活力。蚕桑产业农合联作为连接政府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导向与蚕桑从业主体协同创新的纽带,整合了多方资源,更好地探索全市传统蚕桑技艺保护、文化价值转化与现代产业体系融合。例如,海宁市蚕茧收烘有限公司坚守主业,把握市场脉搏,稳定开展蚕桑收烘与蚕种发放工作,浙江雅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持续发挥带动效应,周王庙镇更探索出“非遗传承+产业振兴+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径等,为蚕桑产业农合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海宁市供销社注重蚕桑人才队伍培育,在今年春茧收购季,从系统各单位抽调了9名青年骨干,全程参与了蚕茧开称收购、装框搬运、鲜茧烘干到干茧入库等环节,为传统蚕桑产业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动能。

三是联合聚能,传承发展。面向未来,蚕桑产业农合联明确了三大发力方向:一是强化联合协作,依托龙头企业优势,构建联农带农发展机制。引导会员向专业化、规模化养蚕转型,发展订单农业,搭建企会合作桥梁。提供信息、技术、收购等全方位服务,实现蚕农增收、企业增效;二是整合资源服务,严格遵循章程,汇聚会员单位、指导单位和支持单位资源优势,创新服务模式。搭建线上交流平台,促进会员技术经验共享,提升服务效能与组织凝聚力;三是传承发展业态。在夯实传统蚕茧收烘业务基础上,深度传承蚕桑文化,挖掘地方特色,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整合资源构建利益联结的全产业链条,做好“产业+文化”、“产业+旅游”融合文章,提升海宁蚕桑产业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供稿:海宁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