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淬新章——绍兴市供销社三链协同护航春茶产业

发布时间:2025-04-17 17:3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供销社

信息来源:

分享:

阳春三月,茶园生机勃勃,嫩绿的茶芽在枝头竞相昭示春茶采摘季的到来。绍兴市供销社积极投身其中,三链协同,助推茶产业的蓬勃发展。

一、技能链:炒青传薪淬炼千年技艺

3 月 13 日,嵊州市舜禹名茶专业合作社内热闹非凡,一场春季茶叶技术培训正在这里火热开展。此次培训是绍兴市供销社针对春茶生产关键期组织的,邀请了高校茶学系的专家前来授课。仙岩镇茶农王香珍一大早就来到了培训现场,她满怀期待,希望能从这次培训中学到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炒茶技术。

培训中,专家详细讲解了鲜叶采摘、茶叶加工工艺等内容。在茶叶加工工艺部分,专家重点提到了摊青和做青这两个关键技术环节。王香珍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重点内容。培训结束后,她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说道:“通过今天老师讲课,讲的知识都懂了,提高了我的炒茶技术。”像王香珍这样的茶农还有很多,他们通过这次培训,掌握了摊青、做青等关键技术,这将有效提升春茶的优品率,降低名优茶加工损耗率,从而带动整个嵊州市茶产业提质增效。

仙岩镇作为嵊州市 “卮山仙踪” 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的核心区域,拥有 2000 多亩茶叶面积,茶叶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市县两级供销社深知这一点,近年来通过党建联建,经常举办一系列的培训活动,目的就是提高 “三界-下王-仙岩片区” 农户茶叶种植、炒制的技能水平,实现 “跨村联建” 增技创富目标,探索村庄振兴、村民致富新路径。嵊州市城关供销社党支部书记周立军表示:“把炒制能手请过来,一起比赛,评比出优质的、最好的茶叶,供大家技术分享,共同提高整个区域的(炒茶)技术水平,把优质的茶叶推向市场,这样才能有竞争力,增加茶农的经济效益。” 通过技能培训,茶农们的技术得到提升,优质茶叶产出增加,不仅能提高茶农的收入,还能提升绍兴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茶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绍兴市供销社通过举办这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为绍兴市茶产业从业者搭建起了学习茶艺、评审茶品、感受茶文化的优质平台。2 月 27 日,在嵊州市,由绍兴市供销社精心筹备的中级茶艺师培训班正式开班,53 名来自嵊州市的茶叶加工、销售经营户踊跃参与。这是一场为期8天的培训,采用线上视频学习与线下集中教学融合的模式。

培训班特邀了多名资深茶艺师授课,他们围绕茶叶分类、鉴别方法、冲泡技巧、茶具鉴赏以及茶艺礼仪等专业知识展开讲解。在茶叶分类课程中,学员们了解到中国茶叶根据加工工艺和发酵程度的不同,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和黄茶六大类,每一类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在鉴别方法课程上,学员们学习了如何通过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滋味等方面来判断茶叶的品质优劣。

3 月末的诸暨茶园新芽吐翠,52 名来自绍兴茶行业的从业者齐聚中级评茶员培训班。资深专家将六大茶类审评要点娓娓道来,实操课上,学员们专注观察茶汤色泽、细嗅叶底香气,围绕西施石笕等本土名茶开展品鉴实战。“以前凭经验辨茶,现在能用标准术语精准描述品质了。”学员王师傅擦拭着审评杯感叹。5 天的 “理论 + 实操”集训后,全员通过笔试与茶叶品质评定考核。

二、数字链:云端护茶重构产业基因

在新昌县供销社、县农业局牵头的 “茶保姆” 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我们感受到的是“茶保姆系统的算法革命”“从经验到数据的范式转换”。该中心以茶产业全程机械化作业 “1 + X” 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为重点,集成数字化指挥调度、茶事服务、农机共享维护、农资供应等功能。

截至目前,“茶保姆” 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已完成与 20 家茶叶规模主体的签约工作,签约面积超 4000 亩;完成与 4 个乡镇以及 8 家村集体的签约工作,签约面积超 7000 亩。现已配备农机设备 170 余台套,全年计划服务县域茶园 1 万亩次以上。在茶园机耕、机剪、机采及高效植保等方面,为茶农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例如,在茶树修剪季节,“茶保姆” 服务中心的农机设备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茶树修剪工作,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能保证修剪质量,促进茶树的生长和茶叶产量的提高。

新昌县以安顶山 300 亩核心茶园为试点,构建“数字大脑 + 物联设备”管理体系。气象监测仪实时反馈温湿度,智能虫情测报仪结合 AI 算法精准防治,推动农药使用量减少 40%。数据直连县茶产业大脑,助力茶农科学决策,单产提升 20%。

三、品牌链:西施石笕解码溢价密码

品牌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绍兴市供销社通过打造“礼遇绍兴”城市礼品项目, 以“区域品牌+特色单品”为抓手,采取多种方式持续拓宽茶叶销售渠道。目前,全市供销系统构建起“会稽山珍”“上虞尚品”“新昌优选”“嵊情家味”引领茶叶高端市场,新昌“大佛龙井”诸暨“西施石笕”深耕特色赛道的差异化品牌格局。

新昌县供销社依托“新昌优选”通过“直播带货+展会营销”双线发力。与头部主播合作开展春茶溯源直播,将茶园风光、炒制工艺等场景实时呈现给百万观众;连续五年参展北京国际茶业博览会,在西湖龙井茶区设立品牌旗舰店,推动大佛龙井单品年销售额连年增长。

诸暨市供销社聚焦“西施石笕”特色品牌,构建茶产业“产业农合联 + 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成立全省首个茶产业农合联,通过多要素保障、全产业提档、农文旅融合等举措进一步夯实茶产业基础;通过连续举办三茶统筹大会、西施石笕茶会等系列活动,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开展“西施石笕”开展专题推介,持续该市茶叶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到2024年底,诸暨全市茶叶面积10.3万亩,产量3503.9吨,产值5.4亿元。在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24中国茶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系列调查中,“西施石笕”品牌评估价为22.02亿人民币。三年间,西施石笕茶还获“中茶杯”第十三届国际鼎承茶王赛绿茶组金奖、第十四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浙江省第二批名优“土特产”等众多重量级奖项。

绍兴市供销系统正以“全链服务”推动茶产业蝶变。从技术赋能到品牌出海,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上,茶产业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链条升级,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答卷。

来源:绍兴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