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4 11:1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供销社
信息来源:
义乌市供销社始终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因地制宜探索供销为农服务新路径,在义乌市范围内开展“共富大棚”建设,有效开发利用农村空闲地、废弃地,助推义乌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一、创新模式,打造为农服务新载体
“共富大棚”项目是义乌市供销社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愿的探索实践。采用“镇推社建、村有民用”模式,即镇街推荐—供销社投建—村集体所有—种植户使用—镇街监管的管理机制。镇街根据大棚蔬菜产业适宜发展原则进行推荐,义乌市供销社负责审核并投资建设,村集体择优选取农户开展农业生产,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义乌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共创共建,激活为农服务新动能
义乌市供销社统筹系统资源,以搭建公益性蔬菜大棚的方式助力农村农民共富增收。项目自开展以来,义乌市供销社领导班子多次带头深入镇街开展选址调研走访,联合镇街相关部门单位,对照市域范围内各村域发展状态,初步遴选适合地块,同时结合相关村社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建设方案,分时分步骤地组织区块内土地流转、平整等工作。对项目建设区块内的农用水渠、农用电等实际涉农事宜,及时与镇、村、农户进行沟通,确保其利益不受损失。
三、优化资源,树立为农服务新标杆
2022年,义乌市供销社以挖掘相关村集体资产潜力,提升集体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为目标,排除万难应对突发疫情,共同努力赶抓进度,确保大棚建设按计划保质保量推进。10月,义乌市供销社为上溪镇沈宅村、上溪镇周村村、上溪镇溪田村、赤岸镇柏峰村、赤岸镇神坛村、佛堂镇坑口村6个村集体搭建“共富大棚”30处,并将大棚所有权无偿转交给村集体,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2023年,义乌市供销社总结2022年的建设经验,重新制定项目建设规范化建议文件,明确项目建设条件、建设规模、管理要求、各方责任等,保障“共富大棚”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全面铺开,并与义乌农商银行达成合作协议,扩大“共富大棚”项目建设规模。至2023年12月,在5个镇街10个村区域,总计完成60个约80000平方米的“共富大棚”建设,为供销服务三农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精准服务,绘好为农服务新画卷
义乌市供销社始终抓好主业,为“共富大棚”产业园农户精准提供 “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夯实农户共富路。一是通过农民资金互助会、省农担义乌代办点等平台,解决农户资金需求,减轻农户经济负担。二是依托供销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以“基地+农户”模式,多渠道、多方位提供科学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农技咨询等针对性技术指导。并结合春耕备耕等为农服务活动,积极开展送肥下乡,提供“作物综合解决方案”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指导科学种植,降低种植风险。三是依托供销系统物流、人才、电商优势,推进多形式全方位产销对接,全面拓展农产品流通和营销服务。发挥皓野农产品、绿禾网等现有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势,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加大“共富大棚”产业园农产品对接力度,减少流通环节,增加农民收益。
(义乌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