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供销社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5-06 14:5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供销社

信息来源:

分享:

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供销社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优化全流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努力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跃上新台阶

一是探索应用绿色农业科技和模式。对接浙大、省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正式启动浙江省高品质蔬菜基地共建项目和萧山区名特优水产养殖科研合作项目,组建5个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实施省级稻麦千亩片项目、浙华1号小麦新品种试验、秸秆还田综合利用与农村生态能源应用示范、杂交稻制种种植试验等科研项目,探索“小麦·早稻·毛豆”一年三季、“稻·虾轮作”和“稻·鱼共生”等模式,成为科技强农的实践者、推动者。打造一批粮食综合功能区、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等节本增效试验区,实施省级千亩高产示范方项目、钱塘区水循环生态湿地农业项目等,为政府发展绿色高效农业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二是推进完善农机科技布局和平台。在临浦镇横一村等地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通过探索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诱杀、农用无人机等统防统治技术与田间应用技术,推动“高效双低”新农药及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发展,初步形成病虫害标准治理技术集成。同时承接测土配方、作物解决方案、统防统治、飞防服务和科技兴农项目等社会化服务工作,2022年完成萧山区和钱塘区共174户农户及单位的12万余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其中无人机作业服务11.7万亩,成为庄稼丰收的守护者。

三是推动发挥农资技术服务和示范。建立以萧山农资公司为龙头、农资示范店为主体、庄稼医院为基础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组建农资技术服务团队,开展新肥新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打造粮食综合功能区、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江东农场和大展农业、吉天农业、南阳垦种等节本增效试验区。提前谋划春耕农资储备工作,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农资销售在萧山区内农资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2022年全年累计销售化肥64894吨、农药1708吨、农膜1355吨,保障萧山区粮食蔬菜安全和各大农业公司、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的稳定生产。

二、乡村共富产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一是推进产业农合联建设。创新推进萧山特色“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农合联实体化运作体制和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农合联改革列入2022年杭州市唯一一个“三位一体”共富试点项目。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组建稻虾共养产业农合联、樱桃产业农合联和蓝莓产业农合联等11个产业农合联,已吸收会员280家,连接带动农户1.6万余户。通过产业龙头引导、推进结构调整、提升市场竞争力、带动辐射农户发展,为萧山区农业农村领域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作出贡献。

二是创新强村公司新模式。通过联建强村公司模式,打破以往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乡村共富的“产业生态”。先后联结萧山区宁围、浦阳、蜀山、戴村等镇街及相关村社,组建宁万、浦南、富蜀、戴兴强村公司,探索政、企、村“三方”联建模式,专门承接镇域范围内的园林绿化养护、公路管理养护、河道保洁、物业管理等共富乡村建设,经营收益反哺村集体经济。目前已完成浦阳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等5个项目,项目类型涉及土地整治、道路修建、农村污水设施改造等,工程投资总额约1000万元;实施“浦供伊家·幸福工坊”共富项目;承接宁围街道范围内4个物业项目、杭甬高速两侧绿化养护和三益线道路绿化保洁等项目,物业在管面积超200万方,管理户数超7500户,签订服务合同金额超3400万元。

三是探索社村共建新路径。萧山区供销社所属基层党组织先后与29个村社,创新打造“党建引领、以链促产、以智促治、扩圈共富”的五级联动共建共富党建联盟。由萧山区供销社出资,把横一村破旧仓库改建成5400平方米的如意山房,赋能青年创客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临里驿”党群服务中心,引进全国首个乡村菜鸟驿站、镇级首个乡村骑手驿站,已成功打造成为乡村共富的综合服务平台。与梅林村共建的1500平方米供销乡里中心,集农贸市场、生活超市、研学茶室、农民书画院、直播带货等一体,有效满足当地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主办供销市集活动,把市集摆到村民家门口,通过市集引流带动乡村消费市场和村民创收。成功打造义蓬老街,先后开展“美哉美物”美食潮玩手作节、青年才艺节等活动,吸引游客上万人。

三、农村新风貌环境建设展现新形象

一是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亮度。深度参与萧山区美丽乡村建设,承接并完成9个镇街平台、25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其中临浦镇横一村、戴村镇佛山村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益农镇“共智富”被列入杭州市级共富联合体项目,横一村成为2021年浙江省“千万工程”现场会的承办地。瓜沥镇“梅林模式”入选2022年全省乡村振兴十佳创新实践案例,成为浙江第四批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浙江省未来乡村实践基地,亮相央视5次。

二是拓宽垃圾分类回收的广度。积极参与城乡环境治理,针对废弃资源回收处置难的问题,健全“定点投放、统一回收、集中处置”的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2022年累计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141吨,处置143吨;依托所前南部和党山东部两大分拣中心,城厢、新塘、所前3家可回收物集置中心,24家学校智慧回收房,102个村、社垃圾分类回收网点,构建全链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开发大件垃圾预约服务系统,助推垃圾分类智慧赋能。2022年累计回收处置全区大件垃圾7539.26吨,可回收物15100.28吨,低价值物品(玻璃)660.71吨,有害垃圾42.73吨。

三是做实全域土地托管的厚度。探索实践“美丽乡村+美丽经济”共富新路径,已累计托管土地6万余亩,涵盖粮食生产服务、绿化养护服务、美丽田园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全域整治等全领域。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乡村6个(入选省级精品工程);承揽钱江世纪城原村宅基地复垦项目,恢复标准农田1153亩,成功打造城郊结合部的世纪田园;承接镇街14条河道绿化保洁项目,其中七都溪成功上榜省级最美河道;接管集镇保洁、垃圾直运等环境服务以及无障碍设施改造等项目,丰富土地托管的内涵。

(杭州市萧山区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