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10 14:1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供销社
信息来源:
今年以来,金华市供销社发挥自身优势,把“上级要求、扶贫所需、供销所能”结合起来,全力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在供销系统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一、产业对接,相融互促
一是强化产销对接。指导下属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展示展销公司线上线下结合,拓宽对口地区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渠道。今年以来,农产品批发市场总计销售对口地区水果5000余吨,销售额达5000万余元。其中,义乌市供销社对接汶川县,成立义乌汶川特色馆,销售展示汶川本土特色耗牛肉系列产品、青稞类系列产品和羌绣文化系列产品等100余种。
二是拓展订单合作。金华市、义乌市等供销社与南充市、汶川县等供销社分别签署《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及《农产品展销合同》,在扶贫开发、经济协作、农旅合作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并致力于拓展南充、汶川农产品销售市场。
三是探索项目扶贫。金华、南充两市供销社达成合作意向,在南充选址建设集柑橘生产、加工、农旅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探索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农户”“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户”等多种形式,打通龙头企业原料、产品、市场连接,构建农企利益紧密联接机制,实现农企对接。
二、平台对接,拓宽渠道
一是设立专柜专区。市供销社所属农产品展示展销公司在婺土婺乡体验中心设立四川专柜,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川特产冬菜、桑叶茶等产品上架销售。武义县在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设立嘉陵专区,促进嘉陵农产品销售。
二是举办展示展销。举办对口地区特产农副产品展销会,组织四川南充的桑叶茶、牛肉等农产品开展现场展销。浦江供销社在2018浦江“三农展览会”中设置金口河特色农副产品展位,助力其在浦江推广黑猪、白木耳等特色农产品,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共享线上资源。农产品展示展销公司通过公众号“特色中国金华馆”一期一品,分享推介四川特产,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采用“互联网+扶贫”,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淘宝馆等平台搭乘金华电商快车,促进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销售。武义县供销社在武阳春雨线上商城设立“西域·情系列”版块,销售柠檬、春桑茶、爽桑茶等四川对口地区特产农副产品。义乌市供销集团农创园、绿禾网利用自身电商平台优势,开展线上汶川特色水果预售活动,3天内销售汶川樱桃、红脆李上万斤。
三、技术对接,鱼渔同授
一是开展产销指导。采集汇总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展示展销公司的销售大数据,以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精准发展产品特色明显、带动农民增收有效的优势产业。分析畅销的蔬菜水果品种,为当地提供信息资源,引导当地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
二是助力平台建设。农产品展示销售公司对接四川南充市电商平台搭建项目,力争通过“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帮助当地企业和农户增强发展能力,拓展农产品上行的渠道。磐安县供销社和南充市仪陇县签订供销合作协议,将在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优质农产品营销策划、农村电子商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交流,重点将帮助仪陇县建立农产品电商运营体系,促进本地农产品销售。
三是开展技术培训。积极组织专业人才赴对口帮扶地区开展培训。如兰溪市供销社组织专业讲师团赴汶川县开展电商培训营活动,汶川县60余名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成员、返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等电商创业人员参加,电商培训营开展了农村电商发展趋势与案例分析、有赞商城等平台实战营销玩法、电商摄影与美工实用技巧等专题讲座。义乌市供销社组织汶川县有关干部员工、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义乌市学习培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金华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