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农作物放心工程助推生态精品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6-02-17 17:0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供销社

信息来源:

分享:

  

  去年4月份以来,丽水市供销社坚持“姓农、务农、为农”的宗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按照“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要求,积极参与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根据我市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生态农业发展目标,抓住农作物放心工程载体,牵头开展了以“化肥农药减量,生态农业增效”为主题,农业科技生产服务、农资连锁配送经营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以及信用合作服务为一体,农业生产全程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作物放心工程试点探索。试点一年来,在遂昌、莲都、松阳、景宁、龙泉等7个单位,开展水稻、高山蔬菜、水果3个主导产业,近3000亩核心生产基地的试点工作,化肥农药减量、生态农业增效成果初显。

  一、以农作物放心工程为载体,整合农业资源。

  1、协调沟通,整合资源。农作物放心工程是融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农资配送、金融服务、信息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为顺利推进工作,市供销社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凝聚共识。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丽水市农作物放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供销社),制定下发《丽水市农作物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并分别与省农科院、市农科院、市邮政公司、农信社、温州银行等单位签订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农资电商及物流配送、农村金融信用合作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下属市农丰农资公司与试点乡镇、生产基地签订产地农资服务合作框架协议。整合农业资源,强化合作,合力推进试点工作。

  2、发挥优势,协同推进。鉴于农业部门各自资源优势,在市农作物放心工程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市农业局发挥乡镇农技站的优势,为放心工程试点提供投入品、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服务等;市农科院集中院所主要可研技术骨干力量,专门成立“农作物放心工程——作物解决方案”专家组,为放心工程的试点提供科技支撑;市供销社发挥农资和农产品供销渠道优势,为放心工程提供环保优质高效化肥农药产品、实用技术和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服务等;市农发公司发挥“丽水山耕”农产品品牌推广和“壹生态”农产品质量信息溯源优势,为放心工程提供品牌、营销和质量追溯服务等。并根据工作推进需要,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有机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以农技农资及信用合作为手段,强化为农服务。

  1、技物结合,强化生产服务。通过作物解决方案编发、农技植保技术的培训、低毒环保化肥农药的推广宣传等,开展全程化、一体化、个性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一年来,编制水稻、四季豆、脐橙3个系统性、专业化作物解决方案,发放各类有针对性的农技推广资料1200多份,组织开展专题培训4期(300多户农户),推广农作物“养防结合”的科学种植理念,建成试点乡镇综合农资服务站4个,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点对点技术指导20多批次,开展农资经营服务统一配送、一站式、一体化综合服务,配送中低毒农药1320件,各类有机复合肥料150吨,免费赠送有机肥14吨,发挥生产合作功能作用。

  2、产销合作,强化供销服务。试点基地稻米、蔬菜、水果列入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通过“丽水山耕”农产品公共品牌包装和二维码使用,进入“丽水山耕”品牌指定供销社参股企业市绿盒电子商务公司、市蓝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市菜篮子公司等大型农业企业和电商销售平台销售,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提高,示范带动作用凸显。2015年,仅松阳玉岩镇的香菇、四季豆、小辣椒和绿萝花等试点农产品通过“丽水山耕”品牌销售渠道,销售金额达30余万元,平均溢价20%以上。

  3、农信合作,强化金融服务。与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合作,发放“丰收创业卡”、“丰收小额贷款卡”,对农业生产基地、农户和农资经营者实行一次核定、两年循环的农资消费一卡通、小额贷款授信金融合作服务,2015年在遂昌县域试点,授信18家生产者和农资经营户,授信额428万元,有效地解决了生产者和经营者融资难问题。

  三、以信息化技术为抓手,管控源头生产。

  1、农资供应信息化探索。市农丰农资公司、遂昌供销社在农作物放心工程试点过程中,与中国供销社员网合作,分别建成并投入运行社员网丽水馆、遂昌馆,主推农资网经营和技术服务,已上线农资产品300多个品类。景宁县惠农农资公司建立庄稼书屋和网上庄稼医院各3家,为试点基地提供病虫害预报预防及治理信息。

  2、农产品溯源信息化探索。与市农发公司合作,引入丽水农产品溯源信息化“壹生态”系统和“丽水山耕”品牌信息化管理平台,对试点基地实施电子信息化管理,为农业生产全程信息化、农产品可溯源提供支撑。将农资经营企业信息化平台与农资流通监管体系、丽水生态精品农业“壹生态”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信息”子平台进行对接,推进生态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管控源头生产,实现可追溯。去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全年共建批次数量为878条,二维码溯源防伪标签申领使用量为23万余张。

  四、以化肥农药减量为目标,促进农业增效。

  1、农资投入成本显著下降。通过低毒高效农药和生态有机复合肥的推广使用,大大节省了基地农户的单位面积农资投入成本。以高山四季豆试点为例,据试点基地统计,2015年,四季豆基地亩均农资投入成本约为1180元,比2014年亩均农资投入成本1600元下降26.3%,其中露娜森、阿米多彩等低毒农药的使用,使基地原来5种同类型农药同时超量使用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为基地直接节省农药成本48-72元/亩;均价1800元/吨的复合肥改为均价800元/吨的有机肥,为基地直接节省肥料成本370元/亩。如松阳玉岩25亩核心高山四季豆基地直接节省成本10500元。

  2、基地农户效益明显增收。去年,高山四季豆试点基地,通过放心工程试点,在亩均产量略减的同时成功实现增收。据统计,四季豆每亩产量为1845公斤,比2014年下降19.8%。但是,在品质提升的前提下,通过“丽水山耕”品牌包装和二维码使用和“丽水山耕”品牌指定销售公司——绿盒电子商务、蓝城农业等平台的销售,平均销售价格达到6.3元/公斤,比2014年增长32.4%,比周边乡镇同期价格高出近1元/公斤,亩均产值11620元,比2014年增长6.2%,亩均增收672元,如松阳玉岩洋坑25亩高山四季豆试点核心基地成功实现增收16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