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供销社答好为农服务“三问”打造城乡综合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5-02-06 10:3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供销社

信息来源:

分享:

一、聚焦农民关切,答好“服务何以惠民”之问。一是开展春耕支农服务活动。多途径、全方位开展春耕支农服务活动。春耕期间共开展服务活动12次,发放农技宣传资料1800余册,惠及农户2000余户,免费赠送蔬菜种子4000余包、肥料10吨。二是夯实农资储备供应。锚定粮油生产保供目标任务指标,科学调度,储备各类化肥1800吨,代储农药4吨。全力做好农资销售配送,全年本地销售尿素900吨,复合肥5120吨。三是积极开展农技培训。全年组织果蔬科学施肥、水稻病虫害识别防控、农作物种植质量提升、抖音电商直播等技术培训29期,累计受训1100余人次。四是抓好信合服务。加强资金互助会日常指导,通过完善制度,增加风险资金池资金,加大反担保力度等方式,提高资金互助会抵御风险能力。通过农民资金互助会和省农担义乌代办点等平台,全年累计帮助解决涉农资金超1.8亿元。

二、聚焦带农增收,答好“产业何以富民”之问。一是推进产业农合联稳步提升。联合义乌市麻糖产业农合联,邀请专业设计团队,设计全新外包装,助力义乌麻糖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开展“义乌好稻米”展销专场,展示义乌大米品牌形象,带动本地大米销售5000余斤。开展水果展销短视频剪辑培训、优质水果评比大赛等活动,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助力优质果品展销增收。二是建设“共富大棚”示范区。完成义亭镇杭畴村、山景村、白塔塘村等区域约18000平方米大棚建设。推进“共富大棚”示范区建设,助力大棚种植增产增收。推广“两优39”“嘉丰优3号”等优质高产稻种2万斤,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开展“浙梗1578”“浙科优一号”“金禾优1567”等10余个品种水稻培育工作,晚稻亩产1200斤以上。开展以丝瓜、辣椒、西瓜等特色果蔬为主的多元化种植,对接金华农科院,引进精彩五号、浙蜜六号等6个西瓜新品种试种。三是推广设置共享喷雾器借用点。开展“共享喷雾器借用服务点”试运行,有效避免农户重复购置农具,减少投入、维护成本以提升经济效益。在全市范围内铺开设立9个便民借用网点,累计投放150台喷雾器供市民借用,设专人维修保养喷雾器,优化整合农业资源,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四是探索开展“供富大篷车”建设。积极响应省供销社推进“供富大篷车”提质扩面行动,聚焦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派员实地考察“供富大篷车”配送中心,学习供富大篷车运营模式先进经验,了解“供富大篷车”收购模式。在苏溪镇齐山楼村新设立集超市配送、“供富大篷车”配送和村综合服务点一体的综合平台,开启便民“供富大篷车”。

三、聚焦民生所需,答好“百姓何以幸福”之问。一是满足市民日常农副产品需求。强化社会合作,新增粮油配送合作单位9家,平台配送单位2家,区域代理产品1个,完成配送粮油、蔬果等农副产品近38万斤。紧贴绣川府商业街布局及周边民众需求,开设皓野农产品城市旗舰店,丰富社区商业生态。全年完成总销售额1500万元,其中线上平台销售额265万元。帮助对口地区销售粮油、菌菇等农副产品100余万元。绿禾网探索社区团购与基地直供双驱动发展模式,优化社区网点布局,维护活跃网点300余个,销售基地直供蓝莓、西瓜等果蔬519吨,全年实现销售额16775万元,其中助销对口地区农产品1725万元。云乡供销公司以“伴手礼”为重点,瞄准“企业礼+城市礼”市场,上架产品139款,全年完成销售额330万元。二是构建一站式便民服务体系。围绕打造现代化城镇新社区便捷服务体系,精准定位社区需求,借时借势推动城镇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升级居民消费体验,打造城市社区全新商业场景,建成投用供销邻里中心·福田项目,完成供销邻里中心·群英项目建设。聚焦城市居民群体复杂、邻里陌生、需求多元等现实特征,锚定建设优化社区邻里中心服务体系目标,商洽优质意向地块,扎实推进义亭供销社食品产业园、苏溪光源小镇供销邻里中心等优质项目谋划,打造更多辐射范围广、功能丰富、体验感强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三是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强化“供销社”大品牌。打造自有品牌,推介地方特色农产品,抓好品牌策划宣传。“亿民”月饼品牌获第七批“浙江老字号”。与贵州茅台镇、浙江九都酒业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并上架销售“义供”品牌白酒、义乌土烧白酒,丰富了产品线。在皓野绣川府门店设立咖啡现场制作窗口,打造“国营供销社咖啡”系列产品。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体验。

(义乌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