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供销社创新服务模式聚力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发布时间:2025-02-18 09:5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供销社

信息来源:

分享:

近年来,台州市供销社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业生产难点、流通堵点和农民增收痛点,以“技物结合、数字赋能、链式服务”为抓手,构建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供销系统实现农批市场交易额超87亿元,实现农产品销售额超38亿元,服务覆盖全市80%以上行政村,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2.3%。

一、聚焦生产痛点,创新服务模式提效率

一是推广“技物结合”标准化种植。针对作物病虫害趋重、种植成本高等问题,台州农资公司组建专家团队,为柑橘、水稻、西兰花等10类作物定制“施肥+用药+绿色防控”解决方案,建立“田间课堂”指导农户标准化操作。如临海市应用西兰花解决方案后,出口合格率从85%提升至98%,亩均节本增收1200元。目前,全市标准化种植面积达65万亩,减少农药使用量25%。

二是打造“一站式”农事服务中心。依托53家农事服务中心,集成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烘干仓储等12项功能,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全周期服务。如临海市河头镇农事服务中心配备智能农机库、展销中心,年服务农户超2万人次。2024年,全市农事服务中心累计托管土地30万亩,统防统治面积超50万亩次。

三是优化“供富大篷车”流通网络。针对偏远山区“卖难买难”问题,开通95辆大篷车(船),覆盖591个村,构建“收购+销售+便民服务”一体化网络。2024年,供富大篷车累计收购山区农产品17678万元,销售日用品3925万元,为渔民提供海上检验、保险代办等服务1.2万次。

二、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一是建设“智慧农资”管理平台。整合气象站、土壤传感器等5000台设备数据,开发病虫害识别系统,实时推送农技指导信息和个性化农技方案。2024年累计服务农户10.3万人次,发布霜冻、稻瘟病等预警320次,挽回粮食损失1500吨。配套组建无人机飞防队,完成植保作业7万亩次,效率较人工提升20倍。

二是构建生物防治技术体系。联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等机构,建成全国首个柑橘园天敌繁育基地,研发“捕食螨+诱虫板+性诱剂”立体防控模式。在黄岩、临海等主产区建立30万亩示范区,化学农药用量减少50%,柑橘商品果率提升至92%。2024年,台州获批全省唯一一个“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市。

三是建立全程质量溯源系统。投入800万元开发农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在“黄岩蜜橘”等530种产品植入物联网芯片,实现“生产—加工—流通”全流程可视化监管。2024年授权产品溢价率超20%,其中“忘不了”柑橘单价提升至28元/斤,带动区域品牌销售额增长35%,突破15亿元。

三、畅通产销链条,激活共富内生动力

一是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建成玉环水产品冷链加工中心、黄岩果蔬预冷库等项目,配备-60℃超低温冷库和自动化分拣线,新增冷库容量2万吨。创新“母船+子船”作业模式,“浙玉渔加99999”加工母船实现海上捕捞、精深加工、冷链运输一体化,年加工水产品3万吨,带动3000渔民户均增收5万元,产值突破2亿元。

二是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矩阵。制定《“鲜甜台州”品牌管理规范》,建立“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级体系,授权192家企业使用品牌标识,带动授权产品年销售额超90亿元。2024年,“鲜甜台州”系列产品入驻长三角商超1200家,开设品牌专柜85个,举办“山海台州”系列直播活动,线上销售额突破5亿元。

三是拓宽电商融合销售渠道。建成16个“农事直播间”,开发“供销云仓”集配系统,培育80名村播能手开展“田间直播”,年直播带货额超7000万元。天台县供销社联合20家合作社建立高山蔬菜直销通道,通过“订单种植+云仓直发”模式,2024年助销茄子、番薯、笋等特色高山蔬菜1.2万吨,带动2000农户户均增收1.8万元,电商销售占比提升至35%。

供稿:台州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