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5515/2024-000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3-26 | |
发布单位: | 省供销社 |
002485515/2024-00012
政务公开
省供销社
2024-03-26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3-26 16:3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浙江省供销社
根据全省供销社统计联网直报数据资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规定,现将2023年全省供销社系统的基本情况公报如下:
一、综合经营情况
购销情况:2023 年全省系统实现购进总额2929亿元,比上年增长0.4%;销售总额347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339.7亿元,增长3.3%。
直接收购和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总额4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消费品零售总额664.3亿元,增长32.1%;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340.2亿元,增长13.9%。
商品进出口总额333.9亿元,比上年下降7.3%,其中:商品进口总额108.5亿元,下降9.5%;商品出口总额225.4亿元,下降6.3%。
商品交易市场交易额1975.5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农产品市场交易额1833.6亿元,增长14.8%。
连锁经营情况:全省系统开展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的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405.1亿元,增长77.7%。其中消费品连锁企业销售额172亿元,农资连锁企业销售额192.5亿元,农产品连锁企业销售额10.3亿元,再生资源连锁企业销售额14.1亿元,医药连锁企业销售额15.3亿元,烟花爆竹连锁企业0.9亿元。
基层社(含农民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525.1亿元,比上年下降2.2%。
其他经营情况:服务业经营收入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住宿餐饮业经营收入5.6亿元,增长9.9%;房地产开发经营收入44.3亿元,下降14.8%;仓储运输经营收入12.6亿元,下降11.3%;资产经营收入17.1亿元,增长78.5%;其他经营收入52亿元,增长9.2%。
二、县及县以上供销社机关情况
年末,全省系统有县级及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95个,其中省级社1个,市级社11个,县(区、市)级社83个。其中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90个。财政全额拨款的79个,差额拨款的5个,定额补贴的3个,自收自支的8个。
三、企业结构情况
年末,全省系统共有各类法人企业1076个,其中:市社所属法人企业128个;县社所属法人企业755个;基层社级法人企业67个。全省共有经营网点21836个,其中农资经营网点5938个;消费品经营网点5579个;农产品经营网点3867个;再生资源经营网点4653个;烟花爆竹经营网点748个;医药经营网点589个;其他经营网点462个。
(一)股权结构情况
在各类法人企业中,全资企业272个,注册资金48.5亿元;控股企业219个,注册资金124.5亿元,其中供销社出资69.5亿元;参股企业323个,注册资金81.9亿元,其中供销社出资14.4亿元;开放办社企业262个。
(二)产业类别情况
批发零售贸易业:法人企业623个,其中:农资经营企业120个;农副产品经营企业235个;日用消费品经营企业155个;再生资源经营企业42个,其中环保服务型企业12个;烟花爆竹经营企业31个;医药经营企业12个;其他类别的28个。其中49家企业开展外贸进出口业务。
商品交易(批发)市场:法人企业88个。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40个;农副产品集贸市场30个,其中智慧农贸市场9个;再生资源市场6个;日用消费品市场9个;其他类别的市场3个。共拥有交易摊位28036个,冷藏设施规模12.3万吨。
餐饮、服务业:法人企业15个,其中宾馆服务业12个,餐饮企业3个。
工业生产加工业:法人企业66个,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41个 ;再生资源加工企业5个;其他加工企业20个。
其他产业类别:农业生产法人企业50个;仓储运输法人企业9个;房地产开发法人企业22个;金融担保法人企业46个;资产控股、租赁和商务服务法人企业108个;互联网信息服务法人企业12个;其他法人企业37个。
(三)连锁配送企业情况
全系统开展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的企业157家;拥有配送中心273个;发展连锁经营门店12690个,其中直营店2297个,加盟店10393个。其中:
农业生产资料连锁企业63家;配送中心191个;连锁网点5252个。
日用消费品连锁企业41家;配送中心34个;连锁网点5208个。
农副产品连锁企业26家;配送中心19个;连锁网点625个。
烟花爆竹连锁企业12家;配送中心12个;连锁网点687个。
再生资源连锁企业7家;连锁网点342个。
医药连锁企业8家;配送中心17个;连锁网点576个。
(四)龙头企业情况
全省系统有经各级政府和省以上有关部门认可的龙头企业192家,其中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121家,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7家。省部级以上龙头企业48家。
(五)电商企业情况
全省系统参与电商业务的企业153家,其中12家注册为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电商平台26个。18家企业成立县级运营中心,16家企业建立了489个农村电商服务站。
(六)仓储情况
全省系统建有仓库的企业416家,共有棉花仓库4个,仓储面积6万平方米;农资仓库99个,面积45.8万平方米;冷藏库106个,冷库容量88.3万立方米,冷链物流车辆242台;其他仓库254个,面积110.5万平方米。
(七)品牌建设情况
全省系统共有197家企业拥有1162个注册商标,其中驰名商标11个;拥有老字号16个;38家企业注册并主导运营涉农区域公共品牌42个;38家企业获得各级政府打造的区域品牌认证51个;11家企业获得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1家企业获得国家专利440个。
四、基层社情况
全系统共有基层社788家。其中:
新型基层社323家:基层分社144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39家,综合服务社6家,乡镇农合联6家,庄稼医院3家,其他125家。
由县社垂直管理的549家,实行属地管理的51家,保留牌子实行民营的13家,被代管或托管的16家,其他形式159家。
共有经营网点6056个,其中日用消费品网点2612个,农业生产资料网点2191个,再生资源收购网点100个,医药网点67个,农副产品经营网点513个,农贸市场25个,其他网点548个。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基层社151家,其中8家成立县级运营中心,共有电商服务站112个。
供销社全资、控股的基层社489家。自营为主的395家,承包为主的288家,停业歇业、三无社共105家。
设立理事会的基层社206家,设立监事会的基层社195家,定期召开社员代表大会的基层社174家。
有龙头企业通过资本、业务带动的基层社115家,依托农民合作社成立的基层社169家,依托村集体成立的基层社44家,建立社员利益联结机制的基层社198家,有领办农民合作社的基层社313家。
五、农民合作社情况
全系统共组织农民兴办各类合作社2614个,其中供销社参股的农民合作社939个;成员出资额30.8亿元,其中供销社出资1.5亿元;入社成员16.6万个,其中农民成员15.7万户;在各类农民合作社中农产品类2436个,其中种植类2007个,种植面积266.1万亩;养殖类429个,养殖面积52.8万亩;农资类16个;服务类160个。通过无公害认证的有911个,绿色认证的540个,有机认证的346个;其中1070个农民合作社拥有产品注册商标,商标总数为1199个;21家农民合作社注册并主导运营涉农区域公共品牌23个;62家农民合作社获得各级政府打造的区域品牌认证66个;258家农民合作社开展电商业务。
六、社会组织情况
年末,全省系统主管、领办各类社会组织1309个,会员90561个(人)。
从组织性质看,行业协会196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1039个,专业合作社联合会49个,其他 25个。
从隶属关系看,省社领办10个,市社领办37个,县社和基层社领办1262个。
从会员情况看,全部会员中,团体会员60924个,占67.3%,个人会员29637人,占32.7%。
在行业协会中,农产品行业、专业协会33个,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76个,农业生产资料行业协会28个,再生资源行业协会9个,其他协会50个。A级以上协会210个。
七、事业单位情况
年末,各级供销社所属事业单位9个。其中,省社所属2个;市社所属2个;县社所属5个。其中全额拨款的2个,差额拨款的1个,定额补贴的1个,自收自支的5个。
八、人员结构情况
(一)职工人数
年末,全省系统共有从业人员117539人,其中:各级供销社机关1744人,企业68641人,事业单位1118人,社团工作人员11920人,专业合作社23839人,基层社10277人。离退休人员32285人 ,其中离休人员180人 。
(二)学历结构
全部从业人员中有高中以上学历的41002人,占比为34.9%,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7262人,占14.7%。
(三)年龄结构
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31299人,占总人数的26.6%;35岁-55岁的71139人,占总人数的60.5%;55岁以上的15101人,占总人数的12.8%。
九、综合服务情况
农村综合服务社:全系统共建立农村综合服务社8448个, 其中:与村委会共建2153个;农村综合服务中心1068个;生产性为农服务中心226个;庄稼医院1255个。
土地服务:为农民提供土地流转服务46.6万亩;土地托管面积82.6万亩,其中全托管面积40.5万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562万亩次;统防统治面积502.6万亩次;农机作业387.5万亩次;提供智慧农业生产服务43650亩。
科技服务:全年提供技术培训9万人次,共配备科技特派员226名。
人居环境整治:全年回收农村生活、建筑垃圾26.9万吨,回收废旧农膜5317.9吨,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55788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