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6 11: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供销社
信息来源:
今年以来,衢州市第八次党代会、市“两会”多次提及“供销元素”,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等内容被写入会议报告,成为做活乡村振兴大文章的关键一招。衢州市供销社始终坚守“为农服务”宗旨,“点线面”并进,寻找衢州“三位一体”改革突破口,在奋力推行“两个先行”的新征程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发挥综合平台作用。
一、“点”上强龙头,做好“组织建设”文章
以“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总牵引,突出龙头优势,全面强化农合联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发挥农合联党建核心作用。坚持“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发展思路,市供销社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合力推进党建统领农合联“三位一体”共富示范带建设,出台《党建统领农合联“三位一体”共富示范带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农合联党建工作,在实现乡镇农合联和产业农合联党建全覆盖的基础上,开展农合联党建示范创建,组建农合联共富党建联盟。
二是搭稳基层组织“四梁八柱”。以县及县以下农合联为重点,建立健全“三会”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全市系统现有基层社67家、专业合作社175家、村级综合服务社877家;建有全省百强基层社3家,认定国家级示范社21家。上半年,新建盘活基层社4家,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52家。组织开展全市“三位一体”改革专题调研活动,进一步找准县级及以下“三位一体”改革路径。
三是促进合作组织聚合到农合联。整合产业农合联内部专业功能,联结外部服务资源,建立和深化利益联结机制、经营指导机制和二次分配机制,打造全服务链的利益共同体,吸引更多合作组织聚合到农合联里。全年新建产业农合联6家,累计建成农村综合服务中心84家,庄稼医院47家,农事服务中心36家。
二、“线”上抓延伸,做优“为农服务”文章
将生产、流通、信用、环境等各项服务串联成线,构建全方位、综合性为农服务体系。
一是聚焦党建统领,打造“三位一体”共富带。依托现有阵地,集成现有资源,构建以农合联党建联盟为基础的“三位一体”联农带农共富体系,落实“1+6+X”工作体系,即组建“三位一体”农合联共富党建联盟,全市6个县(市、区)各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党建统领“三位一体”共富示范带,在示范带上培育X个“点型”“链型”“群型”共富共同体。全力打造基层党建与“三位一体”改革相融合的标志性成果,在示范带上精心培育100个党建、产业、服务一体融合的联盟示范村,力争到2024年底实现联盟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100万元以上。
二是聚力“四定”共富,组建龙头富民联合体。衢州市农合联会员单位早田农业公司实施“产前定心、田头定标、产品定质、市场定量”的“四定”共富法,打造共富共同体,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得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文光的批示肯定。市供销社在全市系统大力推广“四定”共富法,下发《关于学习推广“四定”共富法建设共富共同体加快推进联农共富的通知》,对模式的提质扩面工作进行部署,推动6个县(市、区)各打造1个成熟的示范性共富共同体,目前已经形成柯城柑桔、衢江茭白、龙游花菇、江山蜂业、常山胡柚、开化清水鱼等产业“四定”共富体。
三是聚势村社联结,搭建供应销售新平台。今年以来,市供销社打破社有企业衢州兴合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未实体化运营的局面,成立全资控股衢州供销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投、城投等单位成立未来社区运营公司,以“共同奔富供销汇”平台为主抓手,依托线上“邻礼通+邻礼团”、线下“邻礼柜+邻礼节”等平台,深耕未来乡村和未来社区,构建具有衢州特色的农产品销售体系和供应链服务体系。目前,供销数字公司已布局白云、斗潭未来社区和市机关食堂,并受社区共享食堂、学校、医院等邀请布设“共同奔富供销汇”生鲜柜,经营局面已经打开。
三、“面”上求覆盖,做强“产业富农”文章
以强村富民集成改革为落脚点,以产业带串起共富路,拓展“三位一体”联农共富覆盖面。
一是资源整合促农增收。促进省市县资源、资金、力量统筹,打造业态丰富、动力充沛、联结紧密、发展协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市供销社积极争取省供销社支持帮扶,汇聚省、市、县三级供销社力量,组建“助农先锋”党建共富联盟,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享、服务联动、难题联解等“五联”专项行动,以省、市、县三级供销资源整合,助推山区县跨越发展。目前,常山县球川镇共富蔬菜产业园项目、常山县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常山县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三个项目已由联盟联络员认领推进。
二是产业融合带农增收。围绕衢州特色产业,联合龙头企业、农合联会员单位、村集体、社有企业、基层社等主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反哺农村农民,带活村集体经济。今年7月,市供销社牵头组织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气象局、工商银行衢州分行等有关单位赴常山县供销社、新昌乡人民政府专题研讨,研究资源整合、联动解难,探索基层供销社发展新路径,增强村集体自主“造血”功能,培育壮大供销社社有经济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项目联合助农增收。市供销社主动发力,勤于对接,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源,以项目带动产业联结,扩大产业项目辐射面,促进村集体跨越提升。7月11日,浙农集团投资10亿元的多功能综合性为农服务项目在开化正式签约,该项目的发展将为衢州农业发展带来更大的红利,各县(市、区)也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为壮大社有经济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市供销社还与市中行合作,创新推出以农合联为主导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融资项目——“衢州椪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贷款,为全市柑桔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新的金融“活水”。
(衢州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