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合联工作动态 > 生产服务
海宁市农合联党建引领服务“三农”水平全面提升
发布日期:2021-01-06 浏览次数: 字号:[ ]



海宁市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有机结合,创新开展基层农合联党建工作,探索“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新模式,建立以共建服务组织、共办发展项目、共搭综合平台、共抓精准扶贫、共育干部队伍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打造一批党建引领服务“三农”示范项目,推进乡村振兴。

一、搭建农合联党建组织体系,把“红色旗帜”举起来

一是全面建立基层农合联综合党委。在全市12个镇级农合联组建农合联综合党委,由镇(街道)分管党建工作副书记任书记,党委、政府党员分管领导任副书记,基层供销社、行政村党组织、专业合作社等若干理事单位党员负责人兼任委员,统筹推进“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工作。长安镇成立全市首个产业农合联党委——市花卉产业农合联党委,以党建引领做强做大花卉产业,纳入海宁市“党建美丽乡村精品线”创建内容。

二是优化完善党组织架构。立足为农服务组织的不同功能定位,将驻区内的农业农村部门、供销社、农商银行3个职能服务型党组织,辖区内“X”个以特色产业(特色项目)为主的特色服务型党组织,以及“Y”个覆盖各行政村的综合服务型党组织纳入综合党委组织架构之中,共同形成因地制宜的“3+X+Y”组织体系。海宁市已设立职能服务型党组织34个,特色服务型党组织41个,综合服务型党组织112个,吸纳农合联会员党员1100多人。

三是制定常态运行机制。制定《基层农合联党建八条》,指导海宁市基层农合联党建工作有序推进。建立综合党委统筹下的定期联席会议、委员联系指导、党员评议表彰、组织生活轮值、党建项目领办等五大常态化运作机制,细化完善职能服务型、特色服务型、综合服务型等三大类型党组织相应职责,全面增强农合联综合党委领导力。

二、构建新型农村服务体系,把“红色力量”聚起来

一是多元整合共抓服务阵地。依托农合联综合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服务社、党群创业帮扶基地等平台资源,打造集党建指导、农资销售、专家指导等于一体的基层农合联党群服务阵地,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农业社会化服务。海宁市已设立5个镇级农合联综合党群服务中心、1个产业性农合联综合党群服务中心,培育命名18个“红船先锋号”党群创业帮扶基地,服务、带动农户4万多户。许村镇、斜桥镇通过农合联会员党组织党员认领责任地方式,创新打造茗山村农趣园、联心富民果园扶贫项目,手把手带领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二是多管齐下共抓服务项目。以党委委员领办项目方式推进农合联工作,今年海宁市各镇街农合联综合党委成员领办为农服务项目86个。牵头打造“1+5”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网络,承担农资直供、测土配方等10多项公益性、经营性为农服务项目,2019年开展农机作业3万亩,统防统治2.4万亩,测土配方施肥2.5万亩,涉农培训34期2000余人次。创新开展“土地托管+”“NI+菜园子”等多个特色服务项目,共计托管土地1.8万亩,开展飞防服务5.35万亩,成立海宁市首个大规模供销飞防服务队。依托市农商银行金融服务功能,推出“创业先锋贷”“三治信农贷”等产品,向市农合联授信20亿元。

三是多方引育共抓服务队伍。组建多支具有专业特色、以党员和人才为骨干的为农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专家下乡、产品营销等多样化服务,为绿色农业注入红色力量。疫情期间主动牵头建设供销“微菜篮”平台,在推出基地直送+平价选购+邮政专送的“无接触式菜篮子”,既帮助农民销售蔬菜、禽蛋和水产品等滞销农产品,又为市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月销售滞销蔬菜12吨。周王庙镇星火村葡萄合作社党支部和盐官供销合作社党支部等联合成立葡萄产业党建联盟,为农户提供金融信贷、专家咨询、技能培训、农业保险、产品销售等产销一条龙服务。加强基层“三农”服务人才的选育,通过市级优秀人才下派、干部交流互挂、党员“双培养”等机制,组织300余名涉农干部赴村兼任农村工作指导员、进驻各农合联服务阵地联系服务。

三、开展精准帮扶专项行动,把“红色服务”做起来

一是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依托供销社所属农批市场、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等进行销售托底,有效解决小户、低收入农户市场销售渠道窄等难题,帮助销售农产品2000余万元,受益农户4500余户。推行“党支部+经营实体+帮扶基地+低收入农户”模式,引导农合联主要成员单位建立帮扶基地,为300余户低收入农户免费提供种子种苗、农资商品、技术指导等保障支持,农产品由党员志愿服务进行推广销售。袁花镇结合当下火热的“地摊经济”,依托“槜李文化节”、市民广场启幕等活动,有序开放“丰收集市”,集中为袁花优质农产品提供线下展销摊位,助力本土时鲜农产品销售。

二是小品牌带动大产业。市农合联培育运行“海宁农珍”区域公共品牌,整合提升“丁桥玉米”等在海宁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特色品牌,聘请3位直播带货主播进行推广,首批许可农业主体30家、农产品70余种,“丁桥玉米”打入杭州市场,10天卖出玉米12吨。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建成南方梨、稻米和花卉3家产业农合联,为农户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南方梨产业农合联累计助销梨子2600余吨,助农增收500余万元,“海昌”梨获“浙江省十佳梨”称号。花卉产业农合联联合花卉强村、花卉龙头企业,将传统点对点销售模式变成互联网网红直播“带货”模式,疫情期间本地花卉销量不降反增。正乾园艺党支部每天通过线上直播最高销售额达40万元,带动周边130多农户就业增收,销售额从第一年100多万元到目前的3600万元,打破滞销局面,农合联党组织共建共享效应初步呈现。

三是小投入实现大回报。通过抱团发展、租赁入股等方式,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发展。实施“海宁市水果市场七村抱团项目”,利用7个经济薄弱村的35亩土地指标抱团参与供销社水果市场项目,给予每村20万元的年固定分红。袁花镇长啸村党委通过向农合联出租土地、与周边企业探索“农光互补一二产”融合发展种植食用菌等形式,每年取得近7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斜桥镇实施第七轮强村计划,16个村自筹9350万元“抱团”入股标准厂房建设,全年固定分红935万元,各村经营性收入均超100万元,实现抱团发展“节节攀升”。

(海宁市农合联执委会)